“注意腳下,梯子有點滑!” “師傅,操作前再看一眼安全標識牌掛好沒?” 這些看似平常的提醒,如今在公司的車間里、生產線旁,正變得越來越普遍。它關注安全不再只是班組長或安全員的職責,而是成了每一個美鑫人自覺自愿的行動。 安全生產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,更是對每一位員工最溫暖的守護。自2025年5月起,公司推行的安全觀察員制度,正在悄然改變著企業的安全底色——從“制度約束”走向“文化自覺”,從“少數人管”變成“多數人護”。這是一次管理機制的創新,更是一場充滿溫度的安全實踐。 制度,是為了更好地守護 5月初,公司《安全觀察員管理辦法(試行)》正式印發。這不是一紙冷冰冰的文件,而是一份“邀請函”,邀請每一位員工,成為安全的守護者。 “我們要賦予值班值守及崗位職工開展安全觀察的職責,動員全體職工主動發現和報告安全隱患,把隱患消除在萌芽之時”,公司安環消防部負責人這樣解讀制度的初心。隨后,一場場培訓陸續開展。教室里,不僅有認真記錄的專職安全員,還有來自檢修班、運行班、甚至食堂和后勤的一線員工。大家坐在一起,學識別風險、學規范報告、學溝通提醒。沒有人覺得這是“額外負擔”,反而很多人說:“這些知識,上班下班都用得著。”9月,公司《安全觀察員獎勵辦法(試行)》出臺。獎勵,不只是物質上的激勵,更是一種認可和感謝。報告一個插座漏電、提醒一次勞保穿戴不規范、發現一處護欄松動……這些細微之處的留心,都會被看到、被記錄、被獎勵。截至目前,公司已獎勵203人次,發現隱患360多項。數字背后,是越來越多雙的眼睛開始為安全“站崗”。 讓安全埋在細節、融入日常 錦陽電廠,安全觀察員體系已經織成了一張“覆蓋全員、貫穿全程”的保護網。電廠建立了三級觀察機制:廠級、部門、班組,每一級都明確職責、頻次和重點。但真正讓制度活起來的,是那些日常中的小小場景——每天清晨,在早班會上,班長都會多問一句:“大家今天精神怎么樣?有沒有沒休息好的?”隨后安全觀察員會逐一查看組員狀態,甚至簡單做一下酒精檢測。這不是不信任,而是一種保護——“狀態不好不上崗,是對你負責,也是對大家負責。”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的努力,截至8月底,錦陽電廠累計發現并整改隱患122項,全部實現閉環。安全,成了一種可感知的溫度。 陽極分公司,安全觀察員制度開展得更加“有血有肉”。他們不僅把觀察職責和績效獎勵、評優掛鉤,還大力宣傳“安全不分你我,報告就是貢獻”的理念。焙燒車間老師傅歐陽磊是一名兼職安全觀察員。他說:“以前咱只管干好自己的活兒,現在不一樣了,眼里有了‘別人’的安全。”有一次他看到新來的員工在清理設備時沒有掛停電牌,立刻上前制止,并耐心解釋為什么必須這樣做。“不是說教,是心疼。誰都是家里的頂梁柱,出事了咋辦?”公司還推動“隱患隨手拍”活動,無論是不是觀察員,只要發現風險,手機一拍、微信一發,安全部門立即響應。獎勵及時發放,通報里還會寫上:“感謝某某同事的細心發現。” 漸漸地,氛圍變了。“老王,你安全帽下頜帶沒系!”“小李,手套戴好再操作!”這些提醒變得自然而不突兀,甚至成了同事之間的另一種關心。 共同書寫未來的安全故事 公司正在開發中的“隱患報告微信小程序”,即將在9月底上線。這不僅是技術的升級,更是對員工參與意愿的真誠回應——“讓報告更容易,讓安全更簡單”。 未來,公司將繼續深化安全觀察員體制機制建設,樹立典型標桿,走出去對標學習,不斷優化安全觀察清單指引,完善激勵機制。目標只有一個:讓“我要安全”成為本能,讓“我會安全”成為能力,讓“我能安全”成為企業最堅實的底座、最溫暖的底色。 |
陜西美鑫產業投資有限公司
( 陜ICP備12002229號 )
|四博互聯網絡支持 投稿郵箱:394942094@qq.com
地址: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董家河工業園區 郵編:727100
陜公網安備 61020402000127號 建議使用1024*768以上分辨率瀏覽